猫传染性腹膜炎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,以腹膜炎,大量腹水积聚为主要特征。猫传染性腹膜炎并不是腹膜发炎,它是一种脉管炎,其临床病症是由于血管损伤所引起。
(1)病原。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为冠状病毒,病毒能在活体内连续传代增殖,亦可在猫肺细胞、腹水等组织中培养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差,56c10分钟可消除其感染性;ph3、乙醚、氯仿或紫外线处理,均可使其灭活。
(2)流行病学。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是感染性很强的病毒,不同品种、年龄、性别的猫接触后均可感染。但老龄猫和2岁以内的猫发病率较高。本病不感染其他动物。本病以消化道感染为主,也可经媒介传播和垂直传播。昆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。病毒主要在粪便中排出,唾液中很少,未证明在眼泪和尿中有病毒排出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猫粪便,与受感染的猫咪同窝也可感染。本病不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。
(3)症状。猫传染性腹膜炎一般症状为:食欲减退,周身无力,体温升高至39?7~41?1c,血检白细胞增多。根据有无腹水可分为:1渗出型,一般发生在疾病流行初期,其特点是因腹水滞留而腹部明显隆起。病猫食欲减退,体重减轻,日渐消瘦衰弱。经1~6周后,腹水大量积聚,腹部膨大下垂,可迅速死亡。母猫常被误认为妊娠。2干燥型,病猫不出现腹水,而以眼病为主,虹膜改变颜色,部分为棕色。约有12%干燥型患猫可发生神经症状;常见肌肉强直和共济失调,头部震颤、痉挛,眼睛横飘,不集中。后期发生不全麻痹或全麻痹。公猫可出现睾丸周围炎或副睾炎。此型病例多在五周内死亡。
(4)病理变化。渗出型主要是腹水增多,呈无色透明、淡液体,接触空气后凝固。腹膜有纤维素增生,肝、脾、肾表面也有纤维蛋白附着。干燥型病例除眼部病变外,也可见到脑水肿、肝脏有坏死灶和肾脏肉芽肿。
(5)诊断。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,可做出初步诊断。确诊则必须依靠血清学检验和病毒分离。
(6)防治。目前尚无特效疗法。在早期或症状较轻时,可试用糖皮质激素和强的松配合环磷酰胺或苯基丙氨酸氮芥使用,但效果不太理想。一旦出现发病,大多预后不良。目前生产的猫冠状毒病疫苗保护率为50%~75%。
平时应注意消灭吸血昆虫(如虱、蚊、蝇等)及老鼠,防止病毒传播。隔离病猫和带毒猫,杜绝健康猫与之接触。